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民生话题

民生消保在行动:警惕不法贷款中介陷阱

来源:界面宁波|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2

近日,客户王先生来到民生银行宁波民安路支行,咨询信用贷款的相关事宜。工作人员向其详细介绍了信用贷款政策后,王先生主动添加了工作人员微信,并表示后续会前来支行申请贷款。

两天后,王先生通过微信向工作人员发送了一份征信报告及银行流水。工作人员发现报告上的姓名并非王先生本人,且显示有多笔网贷记录。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相关信息,但王先生并未直接回复。数日后,王先生再次发送了一份银行流水及微信收入支出的截图,并表示“该客户流水较高,但没有社保和公积金,是否可以申请信用贷款?”。交流中,王先生使用“客户”一词,再次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意识到王先生两次提供的信息均非本人,工作人员判断王先生可能从事贷款中介。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向其表示需要上门核实尽调等程序,王先生未再回复。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和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机构利用金融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以“低利率”“秒批贷款”“特殊渠道”为诱饵,设下层层圈套。一方面,不法贷款中介可能会以“贷款服务费”、“包装资料费”等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使客户到手的贷款资金大幅缩水;另一方面,部分不法中介为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唆使客户提供虚假银行流水,虚报经营数据,这些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客户面临法律追责。

民生银行宁波分行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是警惕不法贷款中介。遇到提前收费、收取高额手续费或者捆绑销售某种产品的中介机构或者人员要提高警惕,及时远离。

二是贷款时认准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规定,贷款利率、手续费等均在官网、营业网点公示,保障客户权益。

三是保护个人信息,诚实守信。金融消费者申请贷款时要注意辨别对方是否有贷款资质,验证对方身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同时,提供申请资料要遵循诚实守信原则,不提供虚假个人资料、银行流水,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投稿须知   |   人员查询
指导单位:公安部、全国妇联
主管单位:鹰翔计划办公室项目运营中心
主办单位; 社会与法治编辑部 XML地图